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早10点
地点:公共教学三楼3201教室(先进3201坐满后到3207)
内容简介:古老的密码技艺经历了M.Shannon从密码工匠时代到密码科学时代的巨变之后,1976年又迎来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对称密码时代转变为公钥密码时代。两位斯坦福大学的学者W.Diffie 与 M.Hellman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杂志上发表了非对称密码的开创性论文,从此进入公钥密码时代。
本课程聚焦于公钥密码的时代意义,公钥密码与现代数学的水乳关系以及三大主流公钥密码——RSA、离散对数、椭圆曲线密码——背后的数学原理,以期听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公钥密码机制有一个相对准确和清晰的了解。
主讲人:郑志勇 教授
郑志勇教授,腾博tengbo988官网院长。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延续资助,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资助。1997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广东省省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为美国Princeton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学者,2004-2008年担任清华大学第八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数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2009-2017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为解析数论与代数数论,在指数和与特征和的几何理论以及函数域的解析理论等领域有重要建树,部分改进了A.Weil教授与华罗庚教授有关指数和上界估计的经典结果,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与好评,曾受邀在美国举办的“千年数论大会”上做综述报告。2018年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做大会报告,并获最佳论文奖。最近关注密码学与代数编码理论,对后量子密码系统有浓厚兴趣。
郑志勇教授曾连续获得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支持,包括1999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8年获教育部重大项目支持,2013年获基金委重大项目支持,为子课题负责人,2013年获国家863计划支持,为子课题负责人,从2000年到2017年连续三次获国家973计划支持,并担任子课题负责人,2018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为课题负责人。
发表论文30余篇,最新研究成果包括:
(1)On the polynomial Ramanujan sums over finite fields. Zheng, Zhiyong, Ramanujan J. 46 (2018), no. 3, 863–898.
(2)Davenport-Hasse's theorem for polynomial Gauss sums over finite fields. Zheng, Zhiyong,J. Number Theory 180 (2017), 460–473.
(3)On the distribution of Jacobi sums. Lu, Qing; Zheng, Weizhe; Zheng, Zhiyong, J. Reine Angew. Math. 741 (2018), 67–86.